编辑:管理员 来源:本站编辑 发布于:2025-05-13 浏览次数:
关于开展无锡太湖学院2025年度教师教学竞赛的通知
锡太院教通〔2025〕35号
各学院及相关教学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学校决定组织开展无锡太湖学院2025年度教师教学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目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教学中心地位,引导教师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强化课程思政,立足应用型基本办学定位,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参赛范围
1.我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助教及以上职称,年龄在60周岁以下(1966年1月1日后出生)的任课教师。
2.已在2023、2024年度校级教学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及以上或在省、市级以上教学竞赛中获奖的教师,原则上不再参加校级教学竞赛。
3.未获得校级教学竞赛二等奖及以上的自有专任教师,自2025年始,原则上在五年内须至少获得一次校级教学竞赛二等奖或以上奖项。
三、赛道设置
本次竞赛设有教学创新和新教师2个赛道。
(一)教学创新赛道
1.参赛对象
教师近五年对参赛的课程讲授一轮及以上,且以个人形式参赛。
2.比赛分组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按照学校现设专业所在学科,以及开设的通识课程类别,教学创新项目设3个组别,具体如下:文科组、理工科组、人工智能+组。
文科组: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思想政治课、心理健康课程。
理工科组:工学(含工程管理专业)、医学、高等数学、军事理论、体育课、劳动教育课、创新创业类课程。
人工智能+组:全校各类课程皆可申报,各学院推荐参赛数量应不少于总推荐名额的15%,不足1人按一人算。
3.比赛内容
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及支撑材料、教学设计创新汇报。
4.材料要求
参赛教师通过校赛平台提交以下材料:
(1)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
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应为参赛课程中1个1学时的完整教学实录(按1个视频文件上传),时长45分钟,须全程连续录制;主讲教师必须出镜,要有学生的镜头;文件采用MP4格式,大小不超过1000MB,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实录视频对应的课堂教学设计、课件以及课程大纲以PDF格式合并为一个文件上传,大小不超过100M。
与课堂教学实录视频配套相关材料包括: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内容对应的教学设计和课件。以上配套相关材料是反映教学实录常态化的重要依据。
(2)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及支撑材料
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体现教学创新成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环境创设、教学评价改革等,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推广价值。
教学创新成果报告(人工智能+赛道)应立足于人工智能时代课程建设特点和教学实际,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有效分析与总结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模式和成果转化,形成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改革的新范式。
报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数 4000字左右为宜。教学创新成果的支撑材料及目录详见附件4。教学创新成果报告的支撑材料全部贴进支撑材料目录(附件4)中,以PDF格式形成1个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
(二)新教师赛道
1.参赛对象
我校专任教师,45周岁以内(1981年1月1日后出生),且不参加教学创新赛道比赛的,以个人形式参赛。
2.比赛内容
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6个教学主题的教学设计及配套课件、现场授课。
3.材料要求
参赛教师通过校赛平台提交以下材料:
(1)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
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应为参赛课程中1个1学时的完整教学实录(按1个视频文件上传),时长45钟,须全程连续录制;主讲教师必须出镜,要有学生的镜头;文件采用MP4格式,大小不超过1000MB,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实录视频对应的课堂教学设计、课件以及教学大纲以PDF格式合并为一个文件上传,大小不超过100M。
与课堂教学实录视频配套相关材料包括: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内容对应的教学设计和课件。以上配套相关材料是反映教学实录常态化的重要依据。
(2)6个教学主题的教学设计及配套课件
参赛教师结合所讲授的一门课程(理论课或实验课),选择6个教学主题(知识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不超过12分钟的完整教学设计(格式见附件5),教学设计以PDF格式合并为一个文件提交,大小不超过100M,并提交对应的6个课件。
四、竞赛程序及时间安排
竞赛分为院级初赛和校级决赛。
(一)院级初赛
时间:5月13日至6月12日
6月12日前,各部门提交初赛情况汇总表(附件1)。
6月13日前,参照学校分配名额(附件2)推荐教师参加学校决赛,并提交决赛推荐教师汇总表(附件3)。推荐汇总表中的内容一经提交不得随意修改。
以上推荐表的纸质稿经分管教学院长签字后报送至教务处,电子版发送至jwc@wxu.edu.cn。
(二)校级决赛
校级决赛分为网络评审和现场评审两个阶段,由教务处组织。网络评审满分40分,其中,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占25分,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新教师为6个教学设计及其课件)占15分。教务处根据网络评审成绩由高到低排序,遴选一定数量的参赛教师进入现场评审;现场评审满分为60分,参赛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创新汇报或现场说课展示,评审专家依据参赛教师的汇报进行提问交流。评审标准详见附件6。
1.网络评审阶段
6月16日前,各单位推荐参加校级决赛的教师完成网络评审材料的上传。经教务处初审材料提交不齐全者视为放弃校赛资格。上传指南见附件7。
6月30日前,完成网络评审。教务处组织专家对参赛教师上传的文档和视频材料内容进行评审,确定现场评审参赛教师。
2.现场评审阶段
现场评审拟定于9月中旬前完成。
教学创新赛道的参赛教师结合教学大纲与教学实践,进行不超过12分钟的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专家评委依据教师的汇报进行3分钟的提问交流。
新教师赛道参赛的教师在赛前随机抽取6个教学主题中的1个作为现场授课主题,现场授课时间不超过12分钟。专家评委依据教师的现场授课情况进行3分钟的提问交流。
具体分组和安排另行通知。
五、奖项设置
按照校级决赛参赛人数设置一定比例的一、二、三等奖。后期将择优推荐参加其他相关教学竞赛。
六、其他要求
1.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把本次教学竞赛作为推进教育数字化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立足于应用型的基本办学定位,发挥好课堂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夯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为一线教师搭建思考提炼、展示风采、交流提高的平台,推动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2.各部门要成立竞赛工作小组,做好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发动教师积极参与,根据报名条件及实际情况,确定参加初赛教师名单,并制订详细的初赛计划,统筹协调初赛,并对参赛内容进行把关。按照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在限额内择优推荐校级决赛参赛教师。
3.参赛教师应保证教学创新设计相关材料的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
未尽事宜请联系教务处。
联系人:王敏 联系电话:18912389053。
特此通知
附件:
1.院级初赛情况汇总表
2.校级决赛各部门名额分配
3.校级决赛推荐教师汇总表
4.创新报告支撑材料目录
5.教学设计模板
6.评分标准
7.校赛平台上传指南
无锡太湖学院教务处
2025年5月13日